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数据揭露惊人真相: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4大恶果,你想象不到!
肿瘤是一种与代谢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研究发现,1/3的肿瘤发生与日常饮食及营养状况有关,消化道肿瘤与饮食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合理营养,调整饮食习惯可以预防30%~40%的肿瘤。而对于已经罹患肿瘤的患者,营养支持则尤为重要。
但实际生活中,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营养成分摄取不足、质量不高、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到了生存时间。
营养不良的后果你想不到,更受不起
01 生存期缩短
韶关学院医院曹艳萍医生等分析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预后营养指数(PNI),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72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存活率情况。
结果发现,在营养良好组中93.75%(45/48)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而在营养不良组,只有75%(54/72)的患者能接受手术。营养良好组的两年存活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91.67% VS 77.78%),而术后并发症发生显著率低于营养不良组(6.25% VS 20.83%)。
另一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会增加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年内死亡的风险,是能够独立预测其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研究纳入了124例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22例。专业人员完成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后,将其分为营养正常组(69.4%)、营养不良风险组(26.6%)以及营养不良组(4.0%)。
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1年内病死率显著增高。在三组患者中,营养不良组的1年病死率最高,达60.00%,其次为营养不良风险组,为36.4%,营养正常组的1年内病死率最低,为8.1%。
02 更容易感染
感染是造成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营养不良可导致正常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相比于营养良好的患者,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更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院的相关研究也为此添加了实锤。
研究选取了176例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将其分为营养良好组(50人)和营养不良组(126人),并记录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生发生情况。
结果发现,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
营养良好组的50名患者中中,有3人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性并发症,其中2人发生了肺炎、1人发生了切口感染。而在营养不良组,近半数的肿瘤患者都发生了感染(42.06%)。在发生感染的53人中,肺炎32人、泌尿系统感染9人、切口感染6人、褥疮3人、吻合口瘘2人、腹腔内感染1人。
这是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不仅有利于患者提升免疫力,还直接有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低蛋白状态的患者伤口愈合迟缓,更容易发生吻合口瘘),充足的皮下脂肪则能缓解体重和骨骼对局部皮肤的压迫。
03 恶病质专盯营养不良者
恶病质又称为恶液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生活不能自理、全身衰竭等综合征。恶液质常伴发于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衰等。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在癌症患者中,有30%至80%的人都会出现癌症恶病质的问题。其中,约20%的患者会因为癌症恶病质所导致的体重流失而死亡。
引起恶病质的原因多种多样,营养不良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肿瘤患者长期处于摄入不足的营养不良状态,就可能会引发恶病质。一旦出现恶液质,几乎无法完全逆转。
恶病质会让骨骼肌持续消耗,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和分解增加,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一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详细揭示了肿瘤恶病质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纳入了511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恶病质分为恶病质组(803例)和非恶病质组(4315例)。
研究发现,恶病质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明显低于非恶病质患者。另外,恶病质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均延长,手术后28天并发症尤其是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病死率、ICU时间、输血率均明显高于非恶病质患者。
恶病质无疑会让肿瘤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而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可纠正代谢失衡,提高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04
住院时间更长、费用更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肿瘤科的谢林颖医生等对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了调查。在纳入分析的304位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无营养不良组(A组)共55人,轻/中度营养不良(B组)共126人,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C组)为123人。
结果发现,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而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C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A组/B组的患者(14天 VS 6.5天/7.5天),其平均住院总费用也远高于其他两组。(A组:12420.15元;B组:15384.20元;C组:20672.70元)
可见,如果在膳食营养上没下足功夫,原本能吃饭的钱就可能要用来吃药。
如何判断营养不良?
做出营养不良的判断,首先需要医生给患者做一个标准的营养筛查。这方面因为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标准不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采取的治疗手段进行综合评估给出结论。
其次,我们可以自己通过下面的四个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筛查标准在这里:
1、3个月内非自主性体重下降3kg 或原来体重的 5%以上 。 2、进食和需要量比,减少1/3持续1周以上。 3、BMI<18.5 (BMI=体重kg/身高m2) 4、化验:血白蛋白(ALB)或血红蛋白(HB)等指标低于正常值。
如果你符合上面四条中的一条或者多条,请尽快联系主治医生,进行专业评估确定是否营养不良。
如何改善营养不良?
对于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的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方法。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指从消化道给予营养补充剂(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途径包括口服及管饲,后者有鼻胃管、鼻肠管、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内镜下空肠造口术)等。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无论是口服,还是鼻胃管、鼻肠管,肠内营养都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因为没有违背正常的生理特点,所以它的并发症少,相对安全,而且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营养全面均衡。肠外营养对营养制剂的配备、保存和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它的成本高,并发症多,最常见的就是感染和代谢紊乱,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衰退。
所以,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时,首先考虑肠内营养治疗,如果无法接受肠内营养,再考虑全胃肠外营养(TPN)或补充性肠外营养(SPN)。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的隐形杀手。在人与疾病的斗争中,同样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很多医生在安慰肿瘤患者时总会说:回家吃点好的。其实,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确保营养均衡、摄入充分,是迎战肿瘤最潇洒惬意的姿态,其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参考文献: [1]盛虹, 曹伟新.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一年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04):84-88. [2]曹艳萍, 聂红梅, 余艳丽, et al. 预后营养指数与结直肠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研究[J]. 全科护理, 2018, 016(032):3973-3975. [3]徐光齐, 罗智鹏, 石华伟, et al.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2). [4]谢林颖, 王畅, 吴海涛, et al. 744例住院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及分析[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 5(04):55-61. [5]石汉平:《八大建议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 [6]孙延东, 刘靖正, 蒋奕, et al.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病质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4(4):195-199. |